一、总则
明确应急预案编制是为了有效预防、及时控制和消除危废暂存库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,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危害、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。
列出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,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》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》等,以及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。
规定应急预案适用于危废暂存库内各类危险废物在储存、装卸、搬运等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火灾、爆炸、泄漏等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。
确立预防为主、常备不懈,统一领导、分级负责,反应及时、措施果断,依靠科学、加强合作等工作原则。
二、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
成立应急指挥中心,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,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。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救援工作。
- 抢险救援组:由具备抢险技能的人员组成,负责实施灭火、堵漏、抢险等工作。
- 医疗救护组: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和必要的急救设备,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治和转运。
- 治安警戒组: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保卫和交通疏导工作,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- 后勤保障组:负责应急物资的供应、运输以及现场救援人员的生活保障。
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具体职责,如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决策和协调,抢险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,医疗救护组负责人员救治等。
三、预防与预警
- 对危废暂存库内的危险废物储存设施、设备进行实时监控,包括温度、湿度、压力等参数的监测。
- 建立巡查制度,定期对危废暂存库进行检查,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- 根据监控数据和巡查结果,设定预警级别,如分为一般预警、较大预警和重大预警。
- 当出现预警信号时,及时启动相应的预警措施,如加强监控、增加巡查次数、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准备等。
四、应急响应
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,将应急响应分为 Ⅰ 级(特别重大)、Ⅱ 级(重大)、Ⅲ 级(较大)和 Ⅳ 级(一般)四个级别。
- 事故报告: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,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,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简要经过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等。
- 应急启动:应急指挥中心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响应级别,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。
- 应急处置:各应急救援队伍按照职责分工,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,如抢险救援组进行灭火、堵漏,医疗救护组进行人员救治等。
当突发环境事件得到有效控制,环境危害消除,经评估确认后,由应急指挥中心宣布应急结束。
五、后期处置
- 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,包括清理泄漏的危险废物、修复受损的设施设备等。
- 对受事故影响的人员进行安抚和赔偿。
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,总结经验教训,提出改进措施,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。
六、应急保障
-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清单,储备充足的灭火器材、防护用品、泄漏处理材料等应急物资。
- 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检查和维护,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。
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,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。
建立完善的通讯网络,确保应急指挥中心与各应急救援队伍、相关部门以及外部救援力量之间的通讯畅通。
七、培训与演练
定期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,包括应急知识、应急技能、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。
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的演练,通过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,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。
八、附则
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,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。
明确应急预案的解释权归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所有。
规定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。